学术 | 许嘉璐:同命运,相融通 ——聚焦文明交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1-06-08

许嘉璐 1937年生,江苏淮安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1.世界大变局与人类命运的发展走向

  

      20世纪以来,不断发生的违背人类生存发展和大自然平衡规律的种种事件令人痛心。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是否能够继续生存发展。我们如何面对无法抵御的技术革命、信息革命、伪文化和沉沦?横观世界,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反思冷战结束后的西方世界因发展工业化而遗留下的种种恶疾,他们对“现代”提出审慎而严厉的质疑,无意中竟与中国文化当代的动向发生了共振。这种情势下,中国学人应以什么样的视角、胸怀和方法去审视世界大势,发出中国的声音,以共同面对人类深陷的种种危机?

  

      当今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变。宣告必须要发生这一巨变的,是遍布于全球的、人人容易感知的危机(或曰“风险”)。环境急速恶化、局部冲突不断、贫富差距拉大、莫名流行病、不平等的普遍存在……这不能不促使人们警觉:地球怎么了?人类怎么了?社会出了什么毛病?未来的路在哪里?中东的乱局、欧洲的“难民潮”、英国的脱欧、美国的“社会分裂”……不过是事情的表象、危机的序幕。造成这般境况的原因,就人类自身来看,不外乎搅乱了信仰与道德、物质与精神、“自我”与他者、普遍与个别、今天与明天之间的关系。这时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需要像《庄子·逍遥游》里描绘的巨鲲,化而为鹏,“怒(鼓足力量)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俯瞰下界,究其濛濛然、木木然的根由,探寻人之身与心、人与人、人与自然本应具足的和谐共生之路。应该由谁负起这副重担?

 

 

       学人、政府、民众,不分学科专业、部门高低、城乡差别,都应以清醒的头脑、明察的眼睛、坚强的双肩,勇敢地担当起来,由所有民族来共负重任。

  

       未来路在何方?就在几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文明史中,就在人类自己的“一念”之间——是继续沿着彼此对抗,唯物质享乐是求,以战争、屠杀、压迫为乐事的旧路走下去,还是改弦更张,走上包容、和谐、互尊、互鉴、互利,为多数人、为世界、为人类永续的康庄大道?这是摆在世界所有民族面前,急需全人类共同思考的急迫的现实命题。

  

       值得庆幸的是,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持续地进行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促进各个国家和民族间的了解与信任,是解决人类面临的种种问题的最好途径。因此,联合国主张举行世界不同文明间的对话。这一决定得到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负有应尽的义务。中华民族最早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农耕社会,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最早、最完整地体验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物质与精神之间应该有着怎样的关系。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大会2016年曾通过《人类简约生活宣言》,明确声明:“我们尊重不同文明,我们向往天下大同,我们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怀着对人类现实命运的忧伤和对人类共同未来的焦虑,面向世界和未来,发出开展不同文明间的互动和交流的倡议,最终目标是推动构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中西文化的异同与中华文化的使命担当

  

      文化是各民族的灵魂,是每个历史时期选择未来道路的根基和土壤,是沟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最好的内容和渠道。多样性本来就是文化从开始出现时起就具备的本质特征;同时,由于人的本性和信仰的起源大体相类,所以不同文明之间也大体相同或相通,并且保持着彼此的差异。我们如何明确相同和相异?如何珍惜大同,尊重相异?理解了别的民族的文化,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拓宽对话的范围,加深相互的信任。“爱”是不同民族文化共有的东西。世界的文化如果“一元化”“一体化”,人类就要灭亡,因为文化前进的动力之一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冲撞,互尊、互学。


  

       各民族虽然宗教信仰、法律基础不尽相同,但却具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做一个有道德、不得伤害他人的人,尊重他人,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别人过得好。这就是中国语言中的“善”。既然“善”是各个民族信仰所共有——尽管古今学者对本民族心中的“善”有着多种解释——它就应该成为未来人类共同伦理的核心内容。

  

       历史上的伟人们不约而同地教导我们,对大自然要敬畏,对亲人、世人要仁爱,对自己的欲望要节制,人类道德提升的潜力是无穷的,对真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作为伟人子孙的我们,沉静下来想一想,在他们身后的这几千年和当代,关于人生和世界,又有什么新的见解能够赶得上这些伟大的先知先觉?我们只能老老实实做他们的学生,真诚地按照他们的教导来观察已经发生了巨变的生活,探索人类未来的道路。

  

       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湮没了对精神的追求和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所导致的彼此不信任,这两点原因造成了世界的不平静,现实离人类的美好理想渐行渐远。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人类的历史。人类每当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先圣先哲就要根据传统——也就是他们的前辈的智慧和历史经验——结合着自己所处的时代进行思考并提出真知灼见,为人类指出方向。这是社会和历史的需要。先圣先哲的叙说和告诫,接续和补充了人类宝贵的历史经验。我们需要重视精神,但不蔑视物质。在当下这样一个格局大演变的形势下,中华文化要有自己的自信与勇气,要敢于“亮剑”,要敢于直面大国霸权主义,提出具有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

  

       20世纪80年代,有媒体上刊载过这样一条报道: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最后发表的声明是“我们西方人应该把头转向东方,从古老的中国文化中,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让中华文化服务世界,这应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要有文化担当,先要有文化自信;要有文化自信,先要有文化觉醒,弘扬民族优秀传统,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社会的发展、国际的挑战、中外对比的现状启示我们,中华文化的弘扬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应该自觉地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人类社会秩序构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人类文明需要交流互鉴


  

       近300年来,世界进入了文明多元化跟一元化这两种主张和趋向并存并激烈博弈的时代;自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以来,这一博弈日益凸显。其结果,将决定着人类未来的命运。

  

       工业革命前的不同文明对话,只是局部的,线性的,自发的,主要的形式是贸易、传教和战争。工业革命后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方式与性质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文明有着超出思想家们想象的伟大与顽强。文明一元化在对多元文化实施强大压力的同时,也自然孕育并激发出其他文化坚持传统、抵制文明移植的巨大力量。从20世纪末起,一元化的趋向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被文明多元化的呼声减速了。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多元化是人类文明的本质属性。多元之间的接触、碰撞、妥协和相互吸收是各种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只有多元,各种文明才能获得相互接触、欣赏、吸取“他者”,获得刺激、启发、自省,从而促进自身发展的外动力,以适应、维护并促进不断演变前进的社会生活和世界形势。


  

       文明的一元化与多元化这两种理论和实践博弈是长期的。明智者,当前必须向人们揭示文明多元化的必要和必然,以抵消相反理论和实践的影响;然后,经过若干年代的努力,脱下铠甲,打开心锁,让良知战胜贪婪,让文明跨越边界,使世界真正成为友善、包容、和睦、幸福的家园。人类需要的那种坦诚的、善意的、意在求得相互了解、理解的交流,现在通常称之为“对话”。这个世界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对话。

  

       这种对话,往往从学者开始。因为学者的思考有更宏阔的知识背景(历史的、哲学的、文化的、科技的等等)和更为深刻的对历史和社会走向的关怀。另一方面,人民是文明的创造者,是文明多元化最有力的推动者,是历史的主人。智者的言论可以作用于人心。只要真正渴望人类和谐的人们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世界一定会有不同文明和谐共存共荣的一天。



4.“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外延的世界性理念和倡议。从实用性角度看,它是商贸经济的往来,而其本质也是为了迎接和应对世界格局的大改变。它不但是经济合作之路,更是文明交流之路。

  

      “一带一路”是一条符合世界文明发展走向、孕育着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道路。这条路上承载着的,是一种在中国与许多民族共创的不断交流的历史经验、记忆基础上形成,并还在继续丰富和创新的理念、实践及模式。它对全人类——当然也包括中国——是有利的。我们要努力在这条路上超越祖先,走得更远。

  

       习近平主席所倡议的“亚洲文明对话”正是“一带一路”的灵魂,也是人类回归命运共同体的起点。人类历史告诉我们,必须有文化的无障碍交往、心与心的相连,经济的往来才能开创出互尊相容、合作共赢的局面。“一带一路”跨越文化差异,连接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本质上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深入对话的文化通道。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原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但“二元对立”的思维造成了人类的利益分歧、相互对抗。与“二元对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哲理“中”与“和”。这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理念,提倡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对话而不对抗,从整体利益出发,站在全局高度寻求万事万物的共通之处。

  

       中国的学者要和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唤醒”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和”理念托起“一带一路”,并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服务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要和世界的智者们一道,在不同文明的对话中,带领世界走出二元对立、对抗思维、“零和游戏”和“丛林法则”的陷阱,为构建世界新秩序而努力,让不同文明绚丽绽放。



5.聚焦尼山,打造儒学新高地


  

       山东是孔孟之乡,中华文化重地,尼山则是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的诞生地。孔夫子、孟夫子给我们留下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精神。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如何不断开掘儒家文化的深邃意蕴、伟大的吸力,为后世开启兼收并蓄的大门,使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发挥正能量,是值得不断探讨的问题。


  

       山东省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举办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推动乡村儒学、建设尼山书院的坚定决心、执行力度,以及决心把齐鲁大地建设为世界东方的儒学重镇的气魄都深深感动了我。因为齐鲁大地在中华优秀文化复兴的高潮即将到来的时候,实施了一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措,包括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目前,全省共建成尼山书院150家,形成弘扬传统、普及国学的巨大网络,其各具特色、城乡居民广泛参与其中的模式覆盖全省。山东至今还是全国唯一全面铺开、用书院这一平台促进儒学文化复兴的省份。元代兴建的尼山书院到现在已近千年,作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一座古建筑,它是“死”的;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为生气勃勃的上百家书院的“祖院”,它开始“活”了。

  

       尼山书院这个广阔的平台,因为有无数城乡文化饥渴者的参与,已经并将继续创造难以预计的众多新颖事物。继承—创新,传统—发展,这是我对尼山书院的期望和信心,也是对山东振兴中华文化、儒家文化,走出去走到全国、走向世界的期望和信心。

  

       2010年9月26日至27日在尼山成功举办了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四届,今年是第五届。尼山论坛应该更好地延续下去,要好好地建设,好好地发展,把它打造成一个综合多种学科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世界多种文化的交流平台。既然尼山论坛在世界不同文明对话方面走在了前面,并且把永久会址设在孔子的出生地,那么,我们就应该有信心把它连续下去,并且越办越好。这是我们对人类和谐、永续、幸福未来应尽的义务,当然也是对履行中国对联合国首倡世界文明对话的庄严承诺。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文明相通相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很长很长,还需要我们坚持广泛参与、精心实施、立足长远、集思广益的经验,以期水平渐高,影响日大。希望曲阜、尼山终将成为所有关心、学习、欣赏、崇仰中华文化的各方济济多士心目中的文化重地。


转自:光明论坛



上一篇 【大众日报】王学典: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新文科的使命

下一篇 刘培:埋首辞赋,不负初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