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明论坛第51期:通过中国哲学和现代心理学路径来化解两种西方行动哲学的矛盾

发布时间:2021-06-08

      2019年3月21日晚,由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儒学高等研究院、尼山学堂共同主办的“儒家文明论坛”第五十一期:《中国古代思想是先进的吗?——看最先进的哲学、认识科学和教育心理学》系列讲座的第二讲“通过中国哲学和现代心理学路径来化解两种西方行动哲学的矛盾”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讲座由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访问学者、美国东密歇根大学教授Brian Bruya(柏啸虎)主讲,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Ivan V. Ivannov博士主持。



       Bruya教授首先介绍了这一讲座的背景:西方行动哲学一直以来面对的困境,即人类的行动(action)是否以及在何种意义上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运动(motion)?而在西方语言中,“spontaneity”(自发性,自然发生)强调在无外在影响的情况下发生运动。这将会导致两个彼此矛盾的命题:独立的人体的活动是“自发的”或“自然发生的”意味着人体不是被自然力量所决定的;但作为自然界一份子的人类的“自发”又离不开自然界的“自发”即自然力量的决定作用。之后Bruya教授简要回顾了上一讲对“自然”“无为”和“技艺”的分析以及道家思想和亚里士多德思想在自然、行动等问题上的见解差异,并认为从上述中国思想中我们可以找到摆脱这一困境的线索。

      之后,Bruya教授开始论证“自然的人类活动”在理论上的不可能问题。Bruya教授提到,被人类认为“美”的活动并不必然意味着人类的主动追求“美”,这一点不仅仅在我们对无目的地形成的自然美景的欣赏上,还体现在其他动物因间接生存需要(如求偶等)而展现的非直接的“求美”上(如用花果装点自己的巢穴等——这与人类通过装扮自身寻求性吸引又有何区别?);同样,通过进化论解释审美也并无困难。在其他与自然意义上的人类活动相关的问题上,古希腊有命定论,而近代科学有自然决定论,都向我们展现了“我们是人”“我们有自认为自发的活动”并不是“我们具有区别于自然运动的人类活动”的有效论据。

      Bruya教授随后提出了自己解答的关键概念“自我组织”(Self-organization)——一个在心理学界已经被广泛使用但在哲学界尚缺乏探讨的术语。Bruya教授区分了日常语言中的“单数的‘自我’”(如“自我充实”“自我怀疑”等中的、表示“作为个体的我自己”的“我”)与“复数的‘自我’”(如“自我管理”“植物自肥”“自我组织”等事实上有多个部分、组织或个体作为多个主体协调实现、通过协调而成为一个“共同体”,而并不是以单一“我”为行动主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只有人类和动物才有的“现象自我”(phenomenal self,对应“单数自我”)和一切自然物都可能具有的、可以作出自然行为的“知觉自我”(conscious self,对应“复数自我”),并由此列举了二者的诸多区别,并提出了“现象自我由知觉自我作用而产生”的假设。



      更进一步地,Bruya教授举出了一系列经验证据以试图证明“非现象自我”的自然行为的真实存在,从而驳斥了传统行动哲学认为的“现象自我导致意志,意志导致行动”的思路,同时佐证了自己先前提出的假设。Bruya教授分别指出了梦境活动(梦游、梦话等)实现非现象自我参与的行动、催眠及相关心理学实验中发现的非现象自我参与的行动、心理学研究中提出的“非自主地集中注意力” (苏联学者提到的involuntary attention,美国学者提到的autotelic experience)以及自主集中注意力与非自主集中注意力先后参与的、“在意识引导之下进入沉浸自我的非自主集中注意力”(postvoluntary attention)的“全神贯注”乃至“完全投入”而至于“无我”(现象自我几乎不参与而出现意识自我“自动”“自然”且“舒适”“自信”地完成活动)现象三个方面的示例从而佐证了自己“现象自我”与“知觉自我”分离的主张,进而证明了自己的假说,进而成功地在“自然必然”和“个体自由”的矛盾中找到了一个双层自我的中间环节,在没有与既有西方知识体系发生激烈冲突的情况下解决了西方行动哲学的这一难题。

      之后,Bruya教授回答了现场师生的一系列问题,并在答疑中就“全神贯注”与传统中国哲学中的一系列见解的异同,以及讲座涉及到的行动哲学问题所面临的知觉哲学挑战等进行了进一步解释,并解答了“魏晋名士式的‘创作即欣赏’如何在无我投入的状态下可能”及“如何理解意识活动中的”“当代哲学家如何解释‘非全神贯注’状态下如何理解‘全神贯注/无我状态’”(佛教眼中“依言”与“离言”之别)等问题。在本系列的未来两场讲座中,Bruya教授将就本场讲座涉及到的关键证据“非自主地集中注意力”这一被当代哲学和自然科学忽视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不容忽视的现象进行进一步说明,并就此探讨传统中国关于个体行动的“修身”在当代社会生活和教育中的应有位置和潜在内涵,从而进一步开拓中国传统思想与当代前沿问题的汇通空间。

      柏啸虎(Brian Bruya),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访问学者,美国东密歇根大学历史与哲学系教授。曾就读于华盛顿大学、夏威夷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行动哲学、形而上学、印度哲学、逻辑学。曾开授心理哲学思想、比较道德心理学、道家哲学等课程。



上一篇 儒家文明论坛第52期|新文化史理论与应用——晚明商业印刷与科举

下一篇 儒家文明论坛第50期:印刷、碑刻与明清公共文化的发展